古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现有便便三过肛门而不出。
可以说,便秘真正影响的是大家的生活质量。而且便秘的人精神压力往往不小,越在意排便这件事又会导致排便困难,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患者长期便秘而引发结肠炎的案例,请大家仔细品读。
患者病例:
吴女士,34岁,患者有10年的便秘史,家中常备从药店买的开塞露、酚酞片辅助排便,近期出现腹痛,伴有腹泻,5~6次/d,呈糊状,肉眼可见黏液及脓血,里急后重感明显。患者否认药物过敏,无烟酒嗜好,有溃疡性结肠炎家族病史。
患者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5~6次/min。
“患者腹痛,伴有腹泻,5~6次/d,呈糊状,肉眼可见黏液及脓血;且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5~6次/min。”这种症状临床多见于结肠炎。吴修民医师为精确诊断结果,当即向患者建议肠镜检查,患者同意。
肠镜检查报告如下:
检查结果:乙状粘膜充血水肿血管透见不良,多发浅表性小溃疡,并见大量*白色粘液渗出,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病例分析:
结肠炎(coliti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可由细菌、真菌、病*、寄生虫、原虫等生物引起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
吴修民医师分析,患者因长期便秘使得体内的有*物质难以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在肠道里堆积、停留的时间过久,所以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这才引起溃疡性结肠炎,如果再放任它慢慢发展可能就会引起肠癌疾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患者有溃疡性结肠炎家族史也是患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国外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提示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END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疾病症状,应及时进行正规专业的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快速预约1、网上预约:登录官方网站编者注:
倪海厦老师的诊疗案例,仅供参考学习,请勿随意试药,试出问题本号概不负责。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8/13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KuoShu-Chen
女
38岁,中等
/8/13
来诊原因:掉头发,黑斑,睡不好,咳嗽打喷嚏有尿液渗出,头晕,便秘,干眼,肚子大,颈部有突出物,经期来若走路较多,会酸痛影响睡眠,痔疮。
问诊:
(1)睡眠:每天到3:00都醒来。
(2)开车或走路一小时会晕。
(3)大便:便秘三天一次。
(4)小便淡*,有时深*。
(5)排气有。
(6)看计算机荧幕久会眼干。
(7)如喝多水或喝西瓜汁则手指肿。
(8)月经正常28天,每次约五天。
(9)双足热。
脉诊:稍浮缓有力。
望诊:
1、舌诊:淡白干。
诊断:水停中焦。
中药处方:桂枝五钱 白朮四钱 茯苓五钱 猪苓三钱 泽泻五钱 侧柏叶五钱 当归三钱 茜草五钱 川芎三钱 白芍五钱 丹皮三钱 厚朴二钱 大*三钱 枳实二钱 柴胡三钱 玉金三钱 酸枣仁三钱 半夏三钱 南星三钱
克粉三餐前三茶匙先用粉,不行再用汤剂
解说:
1.桂枝五钱 白朮四钱 茯苓五钱 猪苓三钱 泽泻五钱à五苓散,去中焦水。
2.侧柏叶五钱 当归三钱à生发。
3.茜草五钱 川芎三钱 丹皮三钱à去子宫瘀血治黑斑。
4.厚朴二钱 大*三钱 枳实二钱à小承气汤治便秘。
5.柴胡三钱 玉金三钱 酸枣仁三钱à治肺先治肝。
6.半夏三钱 南星三钱à去肺中的津液。
7.女人脸上有黑斑,多为子宫有瘀血。将瘀血清出即可。
8.病人陈述,一运动就头晕,表示中病。病人应多运动。
9.皮肤上的突出物为疣,可以电射移除,或是以灯心草烧掉。
10.多吃甜食容易掉头发,师嘱病人喝开水或是茶,不要吃甜食和其他饮料。
11.病人的脉为浮表示有表症,又为弦表示有水,用五苓散。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来诊日期
LeeLittlefield
女
~55,中等
/08/01
来诊原因:
失眠严重。两颊褐斑点仍有(在胃经上),时时会痒。Bloodtest显示肝功能不太好。
问诊:
1、睡眠:不好
2、胃口:时好时坏
3、大便:一天一次
4、口渴:口渴喜室温饮
5、其他:胃酸逆流好了。体重降了一点点。Hotflashes基本没了。
脉诊:心脉小,胃脉大à胃下垂之脉
望诊:
1、舌诊:淡*白
诊断:里热仍有,经热与腑热皆有
中药处方:
石膏五两,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à白虎汤,去阳明经热
柴胡三钱,*芩三钱,龙胆草三钱,郁金五钱,茵陈三钱à清肝解*
*连二钱,阿胶三钱,白芍五钱à*连阿胶汤,补心血
连翘三钱,银花二钱à质轻,走上走表,清皮表风热
五付
9à3碗,早晚餐前加生蛋*一只温服一碗
HT-85敷脸方6两外敷,和蛋清混合
解说:
1.心脉大者不易入眠
2.女性生殖器官有疾病或装避孕器常会在脸上阳明经处出现斑点
备注:
推荐学习:倪海厦老师简介及对话梁冬天纪人纪系列视频学习倪海厦老师诊疗日志倪师点评弟子诊病案例一般论文讨论区各种疾病讨论区倪海厦老师地纪系列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针灸全集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帝内经全集
倪海厦天纪人纪长按导读:便秘患者不在少数,李克绍老治疗此病常分为文中5种类型: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各位书友可以学习使用。(编辑/闫奇峰)
便秘
作者/李克绍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风秘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皲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阵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脏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像风能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
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皴裂等症状。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皴开裂,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汤。
滋燥养荣汤(《证治绳》方)
生地*、熟地*、白芍、*芩、秦艽各5g,当归6g,防风3g,甘草1.5g,水煎服。(按:本方是治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大地*、当归、白芍的用量)
一老年妇女,年约五旬,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卓)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二年,医院皮肤科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我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
我答道:人体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
所以本症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祛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熟地各用至30g,当归、白芍各15g,*芩、秦艽、防风各9g,甘草6g,水煎服。
患者服了3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药。
养血驱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一年之后,前症又发,余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二)气秘
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称嗳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功能。人的排便,并不是大便会自己下行,而是小肠、大肠蠕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还会出现时常嗳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作“升降失常”。
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枳壳、枳实、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如:
木香槟榔丸(《卫生宝鉴》方):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
木香、槟榔、枳壳、青皮、陈皮、莪术、*连各30g,*柏、香附、大*各90g,牵牛头末g(腹满便秘用黑者,喘满膈塞用白者)。共研为细末,芒硝泡水和丸,如碗豆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后姜汤送下,以轻微腹泻为度。
又方:治大便干结,腹中胀闷,频频入厕,里急后重。
人参、当归、枳壳,水煎服。加入陈香橼尤效。
本方各药分量,可以灵活运用。其中枳壳,在便秘的情况下,最好是生用。因为生用力量最大。若兼有胸胁胀满时,可以炒用。
(三)湿秘
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有肠鸣。
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连、*芩、*柏等清除湿热,或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导痰汤煎送控涎丹或礞石滚痰丸。
导痰汤(济生方):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咳嗽恶心,发热背寒,饮食少思,中风痰盛,语涩眩晕等。
半夏6g,天南星、橘红、枳实、赤茯苓各1.5g,炙甘草1g,生姜5片,水煎服。
(四)冷秘
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搏沉迟等阴寒症状的,叫作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等。
半硫丸(局方):治冷秘的专方。治痃癖冷气、冷秘、虚秘。
半夏90g,硫*(明净者)60g,二味共研极细,加生姜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捣数百下,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腹用*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
(五)热秘
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赤、舌干、小便赤*、喜凉恶热、脉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一些润肠药就可以了。如:
四顺清凉饮(《证治准绳》方):当归、赤芍、大*、甘草各5g,水煎,入生蜜一茶匙,温服。
更衣丸:飞朱砂15g,芦荟(研)20g,滴入好酒少许,和为丸,每服3~6丸,好酒送服。
又方:芒硝15g,热酒化开,澄去渣,加香油三、四茶匙,温服。
又方:鲜生地*捣汁服。
又方:大*、*芩、炙甘草各15g,水煎,入生地*汁二茶盅,再煎三沸,分二次服。
除了上述五秘以外,还有久病体弱,大便干燥,努责不下,频频入厕,气虚下陷,里急后重的,叫作气虚秘。伤津失血,大便燥结,滞涩难出的,叫作血虚秘。血虚的,应当养血润肠,如当归、地*、肉苁蓉、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麻仁、蜂蜜等。气虚的当加入补气药,如人参、*芪等。这些主要是在于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