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百年老矿366万吨黑煤山换绿颜 [复制链接]

1#
山坡上的防渗漏植生袋技术。新华社记者王皓摄新华社太原10月8日电(记者王皓、陈昊佺)“以前矸石山冒黑烟,放进土豆一会儿就能烤熟。如今变了,那个黑煤山变成了‘花果山’。”在山西大同矿区生活了50多年的王树平感慨道。自然起伏的梯形设计,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谁能想到,这座草长莺飞的生态园,原本是一座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高约36米的矸石山。矸石山是煤矿集中堆置废料的场所,内部极易发生自燃,也是扬尘污染重要的来源,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山西大同煤炭资源丰富,号称“煤都”。王树平所在的大同煤矿集团忻州窑矿始建于1918年,近30年来排放的366万吨煤矸石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矸石山。从2016年起,这座百年老矿以“重塑地貌、恢复植被”为主线,与华源绿化公司合作治理矸石山。“为了杜绝矸石自燃,我们采用分层覆土的方法,每2.7米厚的矸石,覆0.5米厚的*土,自下而上,最上层再覆1米厚的*土。”华源绿化公司项目部经理陈存义说,为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面剥落,还采用防渗漏和植生袋相结合的技术,植入护坡草籽等坡面植被群落。项目一开始困难重重,移栽的200多棵树成活率并不高,矿上坚持“浇水浇水再浇水”“成活一棵算一棵”的理念,形成最初的植被群落。如今的矸石山已经栽种了山杏、云杉等20多个品种、53000多株植物。从坡底眺望山头的观景亭。新华社记者王皓摄矸石山上还建起一个容量400立方米的蓄水池,利用净化后的矿井水灌溉花草树木,既有效利用了矿井水,又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从坡顶的观景亭向下俯瞰,和平鸽、奥运五环等造型点缀着山坡,红*蓝相间的厂房掩映在绿色之中。“未来几年,我们还规划建设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种植更多品种的瓜果,在这里举办矿工节。”陈存义说。2012年以来,大同煤矿集团以“重塑地貌、再造土体、恢复植被”为目标,积极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开展技术研究,累计投入10亿元对2.6亿吨矸石山进行治理。逐步建成“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花园式矿山,取得了集绿化、美化、观赏、效益于一体的治理效果。“矸石山由‘黑’变‘绿’,改变了‘矸石山上不能种树’的传统观念,更改变了一个百年老矿的生态环境。”作为忻州窑矿主管环保的副矿长,王树平感慨道,脏乱荒凉了30多年的矸石山一去不复返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