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邯郸市迎来今冬第一次寒潮天气,当天的最低气温为零下9摄氏度。但在这样的天气里,来自黑龙江大庆市的冯先生和他的工友们已经在车里睡了两夜,十个身高一米七以上的汉子蜗居在3辆轿车中,冻得整夜睡不着。
冯先生他们被拖欠工资,没有钱住宾馆,只能暂住在车里等候消息。他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向记者讲述了他和工友们的遭遇。
欠薪让我有苦说不出
“9个兄弟都是我叫来干活的,大家一起开车近18个小时,跨越多公里到峰峰矿区干活,谁知道最后连饭钱、油费都挣不回来,还白给工头干了十几天!”电话中,冯先生谈起他和工友们的遭遇是既气愤又后悔。
冯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行十人于今年11月4日开始为峰峰矿区某小区粉刷墙面。“来之前与工程负责人商定,每完成一栋楼粉刷墙面的工程便结一次工钱。现如今已经完成两栋半楼体粉刷与翻新工作,欠我们十人共计14.5万元的工资,一直未给。”最初该工程负责人表示会马上结清工资,但后来却联系不到人了。这可苦了冯先生和工友们,只能选择滞留峰峰矿区等待消息。
按照最初约定,冯先生他们食宿费是自理的。如今,工钱要不到,每天“干坐着”还要花钱,“前几天还舍得住宾馆,这两天就只能在车里凑合了。”冯先生说。
当记者问及他是如何认识该工程负责人的,冯先生坦言,今年10月初他在招工网站“鱼泡网”中查询到招工信息,便根据信息联系到这个工程的负责人,随后来到峰峰矿区工作,在完成刚开始的工作后,负责人很爽快地将工资发放给了他们。
11月,工程负责人再次联系冯先生,询问他是否能多联系几个工友一同过来干活。有了之前的经历,他便叫上几个工友一同到峰峰矿区干活,却发生了欠薪的事。
期待“安薪在邯”能安心
“您和工友们有没有与工程负责人签订劳务合同或办理上岗证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冯先生明显愣了一下,踌躇道,“我们都是农民工,哪懂这些?全国各地哪要人,我们就往哪跑,再说签合同真能帮到我们吗?”
“工程负责人没主动向您提出签订合同吗?”冯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更显直白与坦诚。“这几年,受疫情和房地产产业缩水影响,我们的活本来就少,能找到活干就不错了,哪敢要求人家给我们签协议。再说我们就是打零工的,遇到的工程或项目负责人也不是直接承包,都是分包或转包的,签合同的并不多。”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来到了邯郸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处,工作人员李金鹏告诉记者,一个工程项目从甲方到乙方,常常出现层层分包、转包的现象。“有些建筑施工单位按月发给农民工基本生活费,剩下的工资年底或工程完工时集中结算。中间任何链条出了问题,处在利益链末端的农民工就可能白白辛苦一年拿不到工钱。”
关于冯先生遇到的糟心事,李金鹏提醒,他可以通过“安薪在邯”农民工欠薪维权投诉平台进行投诉。“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安薪在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