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徽马鞍山打造滨水生态之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www.bdfyy999.com/

「本文来源:自然资源部」

不久前,安徽省马鞍山市迎来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了该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并号召各地学习借鉴。

这一荣誉来之不易。作为长江南岸一座典型的工矿型、资源型城市,马鞍山经历了“先有矿后有市、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过程,产业结构重、污染排放大、治理难度高。近年来,马鞍山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坚持生态立市,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在打造滨水生态绿城上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入选全国首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全面出击,

推进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为推进绿色转型、生态发展,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领衔,坚持系统思维,多方位发力、全方位出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长江大保护工作落实,努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示范区。

马鞍山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切入点,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专班攻坚。截至目前,各级交办和自查梳理的个生态环境问题,有个已完成整改,74个正在整改,完成率达83%。“绿盾”行动交办涉及自然保护地并认定要整改的个问题,有个已完成整改,完成率达81%。在治理中,占全市能耗、碳排放量一半的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扛起央企责任,投资58.9亿元,推进实施了个环境治理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在马鞍山召开,该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年、年、年连续三年考核居全省第一。

截至今年8月20日,马鞍山PM2.5累计均值为3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全市44个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数字的背后,是该市聚焦环境质量,加大污染防治,打好“三大保卫战”的努力。全市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31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建成区35条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建成全省首个一般固废处置场,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清理各类固废90余万吨。全市38个尾矿库,除1个在用外,其余基本完成销号、闭库、停用。

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马鞍山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实行差别化资源配置。今年1~7月,通过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倒逼户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55亩。同时,在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

探索“环保管家”,推进“智慧环保”,试点“环境监督长制”。马鞍山在全市县区(园区)全面推行环保管家制,全市已建成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等环境信息子系统和个监测点(站),创新建立由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监督长,以及专职、志愿、第三方环境监督员为补充的环境监督“四长三员”格局。

创新手段,

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升级

马鞍山矿山企业众多,以开采铁矿为主,绿松石、建筑石料、灰岩为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近年来,马鞍山因地制宜,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水则水”的治理措施,持续推动矿山生态修复,累计获得国家及省级财政补助5多万元,治理矿山余座,治理面积达多公顷。

此外,马鞍山不断加大矿山整合力度,矿山由5年的家锐减到现在的71家,并建成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有效推动了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同时,加大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查处各类非法采矿案件12起,移送公安机关侦查4起,累计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2.6亿余元,有效规范了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

矿山生态修复不仅工程复杂,而且耗资巨大。资金从哪里来?近年来,马鞍山围绕实施工矿废弃地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探索引入民间资本和引进央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政府和企业双赢、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向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近百年的露天采矿史,是典型的因矿而兴的资源型城镇,为马鞍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过度开采开发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薄弱。马鞍山积极与央企对接,谋划实施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目前已与三峡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高标准完成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重点引入绿色产业、新兴产业,把产业升级、留驻人才、解决就业结合起来,加快推动向山地区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东部新城。目前,已实施重点项目46个,12个历史采矿宕口全部复垦复绿,造林面积亩。

当涂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是马鞍山引进民间资本实施废弃工矿地治理的一个典型。年,当涂县政府经多方论证,引进当地某野生动物园运营团队,成立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对大青山废弃工矿地进行原址改造,建设野生动物世界。项目规划占地亩,于年底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集野生动物观赏、科普教育、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项目。

攻坚克难,

还长江岸线山清水秀

曾几何时,马鞍山滨江生态岸线环境差,市民感叹“临江却不见江”。近年来,马鞍山把长江大保护与回应市民关切、增强群众获得感结合起来,与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经济带结合起来,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在长江沿线环境整治上全面发力,拆除长江干线非法码头,达到了“拆除到位、清理到位、复绿到位”的验收标准,共清退岸线约10公里、滩地0多亩。

在岸线整治上,马鞍山划定沿江三道防线,实施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每年设立2亿元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专项引导资金,年以来污染治理累计投入超百亿元。马鞍山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实施23公里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变生产岸线为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文旅岸线,打造城市“生态客厅”。同时,马鞍山推进流域治理,完成长江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规范确认全市入河排污口共有个,建成11个入河排污口微型水站;整治“散乱污”企业家,拆除长江干支流非法码头个、船舶修造企业34家,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场家,32个生产经营码头全部完成垃圾分类接收设施提标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开展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排水管网排查,共排查管网公里,9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完成4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3个污水处理厂扩建;实施长江流域露天矿山和尾矿库复绿工程,推进沿江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对排土场、尾沙坝、矿山废弃地进行绿化。

此外,马鞍山借助国内优秀环保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力量,推进系统治理。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作为治水首席专家,与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慈湖河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十大工程”44个项目,加快污染治理、产业升级和环境提升,着力打造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洪曙光

编辑:王中建赵志坤

自然资源报自然都需要

《中国自然资源报》(含智能手机原版阅读)请直接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2。

联系-、

不明事宜请与发行经营部联系

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