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975793.html“环境就是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重建不仅是矿山企业的生存线,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从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能人始终秉承‘煤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和行动。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绿化造林,还是生态修复,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行动越早,代价越小,要想安心生产,就得老老实实提前谋划实施生存环境保护工程,生态兴则企业兴,生态衰则企业衰。”
……
这是一家央企――国家能源准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准能集团”)立足内蒙古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潜心23年针对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梳理总结出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铭记印刻于准能人心中、脑中。不仅彰显了央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站位,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
着力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保障基地
准能集团前身是原煤炭部直属准格尔煤炭工业公司。准格尔煤田项目一期工程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首个煤电路一体化项目。
年项目筹备,年国家计委批准项目立项、成立公司,年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工建设,年投入试生产。这期间,发电厂于年开工,年8月交由准能公司管理,大准铁路年开工,年6月全线通车。之后的年3月、年3月和年9月,准能集团三易其名,现为国家能源准能集团有限公司。
从年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工建设至年6月大准铁路的全线通车,短短7年时间,准能集团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大手笔完成了煤电路一体化产业布局,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彼时,已投产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年产能一直是万吨,年扩能到万吨,再到年以后年产能突破万吨,达到万吨。这期间在年,准能集团又规划建设了年产能万吨的哈尔乌素特大型露天煤矿。
据悉,截至年底,准能集团总资产.94亿元,在册职工多名。累计生产商品煤6.7亿吨,发电.68亿度,铁路运输12.76亿;累计实现利润.25亿元;累计上缴税费.76亿元。
如今的准能集团,是一家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拥有国内单坑最大、年生产能力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
进入新世纪,我国煤炭市场经历市场低迷之后,迎来了煤炭“黄金十年”,在这期间,准能集团煤炭年产能节节攀升,大量的煤炭开采使本就脆弱的当地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态势,准能集团确立了“安全高效、清洁环保、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
在此基础上,准能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清洁发展的基本路径,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生态重建与土地再造同步,资源节约与清洁利用并行等一系列举措。通过煤炭开采、铁路运输、坑口发电、伴生资源利用一体化产业的链接和耦合,致力于开拓循环经济之路,开启了大步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保障基地的征程。
昔日荒芜矿区今朝“碧海”无垠
43年的励精图治,43载的发展改革与持续植绿,准能集团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方面,准能集团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田开发并重”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原则,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生态建设课题攻关。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植被物种筛选、群落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并通过持续不断探索实践,形成完整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另一方面,准能集团设立了专项资金,保障资金投入,在进度上强调边开采、边复垦,对排土场已经排弃到界的部分及时整地造田、复垦绿化,到位排土场复垦不欠账。截至年,准能集团共完成复垦总面积.28公顷,土地复垦累计投入14.5亿元,种植各种乔灌木.3万株,地被植物17.13平方公里,矿区复垦率达到%。
有专家表示,矿区复垦的重点是生态重建物种选择及植被优化配置模式技术管理。事实上,早在年,准能集团与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组成了生态重建研究组,专门针对适宜性植物的筛选、生态结构模式的建立、农业及林业复垦、土壤改良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
在植物筛选方面,研究组通过多年研究和试验,由年科技攻关课题筛选出的适宜本地生长的40多种植物增加到现在的60余种,目前适宜的植物种类有苜蓿、新疆杨、樟子松、油松、山杏、沙打旺、紫穗槐和沙棘等植物品种,其共同特点是对不良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固氮能力且根系发达和有较好的生长速度、易成活。
对于植被配置,经多年实践,准能集团矿区植物群落在空间上形成了草、灌、乔相结合的混交配置,建立了灌草型、乔草型、乔灌型和乔灌草型四种较为科学的生态结构模式。在时间上采用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布局上有经济植物区、生态植物区,形成了不同种、不同组合类型的生物群落,从而增加了矿区范围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多样化。
经过多年的生态重建,昔日荒芜的露天矿区生态景观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植物品种由十几种增加到目前的近百种,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原本的沟壑纵横、“鸡爪子”丘陵地貌已成为万亩良田,呈现出碧海无垠的生态美景。
“全国部门造林绿化佳单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绿色矿山”等“国”字头荣誉就是对准能集团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最有力的诠释。
绿色生态转化成可观经济收入
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准能集团持续深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企地共建,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与准格尔旗政府合作,成立准格尔旗矿区生态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着力开展现代农牧业。采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方针,倾力打造以绿色矿区、绿色农业、绿色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按照以种促养、以养增绿的思路,启动大规模矿山绿化行动,为矿区复垦增动力、添活力。一是扩大复垦区种植规模。采取公司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年完成植被修复00亩,种植青贮玉米亩,新增可机械化收割紫花苜蓿亩左右,小杂粮实验示范基地亩。二是继续探索雨水收集、保持水土,拦住地表水,通过渗透恢复地下水,让断流的地下水系得到再生,从而实现地表植被恢复、地下水系再生的综合治理新模式。三是优化养殖模式。坚持走龙头引领、协会运作的养殖模式。年内新增优质基础母牛0头,组织周边养殖户成立肉牛养殖协会,形成以销促养、以养增收、重在服务、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准能集团已建立了肉牛繁育及养殖基地,有牛舍8座,牛0余头,羊多只,苜蓿种植7亩,青贮玉米种植0亩,建成日光温室20栋。
日益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引起各级政府、媒体及社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