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肠癌那点事
——必须要知晓的大肠癌科普知识
文/潘战和
肿瘤专科医生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前三部分归为结肠,所谓大肠癌通常指结直肠癌,肛管癌多数单列,以下所述大肠癌指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全球范围内,大肠癌发病率一直在上升,是排名前几位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来说,大肠癌的发病率与经济发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也就是说通常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其大肠癌的发病相对来较高,我国随着经济发达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大肠癌尤为高发。
总体来说,中国的大肠癌的发病有以下几个特点:1、男性比女性多;2、发病年龄较年轻,中位发病年龄58岁,比欧美国家提前10多年;3、直肠癌比结肠癌多见,且直肠癌多数位于直肠中下段,易经直肠指检发现;4、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大肠癌好发部位有由直肠向结肠过渡的趋势,直肠癌逐少,结肠癌逐多。
大肠癌的病因至今并未完全明了,以下几个因素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
1、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家族遗传性在结肠癌比直肠癌更为常见。
2、饮食因素: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3、大肠非癌性疾患: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Crohndisease)、息肉病、腺瘤等。据报道,安倍之前可能就患有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而据估计约有3%-5%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病史无20年,发生癌变约12.5%,30年时达40%左右。另有相当部分的结肠癌起源于结肠多发性息肉,其癌前期病程约为5-20年左右。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25岁时恶变率近10%,到30岁时达50%,50岁以前几乎%恶变。克罗恩病的癌变率一般认为比溃疡性结肠炎低一些,但远高于普通人群约4-20倍。4、其他因素:比如环境因素,缺钼,石棉长期接触,不良生活方式(久坐、缺乏体力活动、超重、肥胖等)
了解了上述的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有助于大肠癌的预防:
1、合理安排膳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适量摄取钙钼硒等);2、积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病、腺瘤和克罗恩病;3、参加普查和筛检(粪便隐血试验、肛诊、肠镜等);4、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平衡饮食、参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和防止肥胖等)。
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表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频、腹泻或便秘、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隐痛等等。、
2、便血:有时鲜红,有时暗红,一般间歇性出现,有时为粘液血便。3、肠梗阻:是大肠癌晚期的表现。4、腹部摸到肿块:通常意味着肿瘤已发展到一定程度。5、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通常是晚期表现。
大肠癌的早期表现多不明显,易被忽视,容易误诊和漏诊。建议凡20岁以上有以下表现:1)近期出现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气胀;2)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3)便血;4)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5)腹部肿块等,应考虑结直肠癌(大肠癌)的可能性,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大肠癌的诊断主要根据上述表现以及医生的体检,并进行必要的检查,比如肠镜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或磁共振检查、血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肠镜检查并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然后是分期,视情况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测以明确分子分型以指导后续的治疗。
关于治疗由于专业性较强,仅简略地提一下。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或减状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包括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手段的选择和策略的安排要根据病理类别、基因检测情况、分期、病人的身体状况等情况综合决定。总的原则是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作者简介:潘战和,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肿瘤科普作者,健康专栏作者,万+粉丝的微博大V
肿瘤专科医生
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转载须征得作者同意,专用联系邮箱zlzkysp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