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海南农垦积极推进资源开发产业,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
挖资源潜力壮发展根基
■海垦融媒体中心记者龚柳菀通讯员李林娟
回顾来时路。70年前,海南农垦肩负着国家使命,在一片荒芜中扬起锄头,唤醒了沉睡千载的荒山,使多万亩土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变。
东路农场公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修复区)。东路农场公司供图
书写新篇章。如今,坐拥全省五分之一土地,有着70年历史的农业“国家队”海南农垦迎来新的使命:发挥好自然资源优势,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
近年来,海垦集团围绕“八八战略”和“四梁八柱”产业布局,合理挖掘垦区自然资源潜力,聚焦土地资源、建筑用石矿产资源开发经营,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开垦、废弃地复垦、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型建材基地等。在做好垦区内部资源梳理、整合产业协同,为“四梁八柱”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整合自然资源
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条件
一亩亩稻田,碧水连天;一条条沟渠,纵横交错;一条条新修的田间道路,四通八达。历时一年,东路农场公司第四基地十九队亩闲置鱼塘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旧貌换新颜。
东路农场公司经过土地综合整治后,稻花飘香。东路农场公司供图
“我们从养殖户手里收回闲置鱼塘土地,通过与文昌市资规局和海垦自然资源公司合作,对土地进行平整、修复、复耕,将昔日闲置鱼塘打造成百亩良田。不仅提高了土地耕种能力,更为公司规模化发展农业腾挪了空间。”东路农场公司规划发展部副经理卢芳陈介绍,该公司未来将利用这片土地开发稻虾综合种养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创造经济收益。
这是垦区整合资源,为产业规模化发展腾挪空间的生动实例。
受历史原因和经营模式限制,部分垦区土地存在“小、散、乱”现象,难以满足热带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求,加上过去各农场“单兵作战”,资源开发力度小,其他产业的发展都受到限制,无法形成规模。破除制约海垦发展的瓶颈,土地综合整治势在必行。年3月,伴随海南农垦新一轮改革,肩负整合垦区资源使命的海垦自然资源公司应运而生。
“公司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垦区资源优势,聚焦土地综合整治、建筑用砂石资源开发两大主营业务,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挖掘资源潜力,推动垦区资源资产规范交易和市场化运营。”海垦自然资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尧德明介绍,尤其是在土地综合整治业务上,公司采取与实现了合作投资开发、自主开发两种模式,已在东方、昌江、澄迈、文昌等市县开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子项目22个,项目建设总规模亩,预计总投资约7.97亿元,完成总投资约5.77亿元(含市县投资1.22亿元)。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8个,已立项谋划项目7个,为农业生产规模化提供了空间。
“此外,海垦自然资源公司分别于年底和年底,取得一南一北两个建筑用石料矿的采矿权,资源储量合计1亿立方米,为发展建筑用砂石资源开发产业奠定了基础。”尧德明介绍。
记者了解到,截至年5月,三亚市崖州区“红岩队—抱古村”矿区建筑用石料矿已完成项目用地约亩清表工作,开挖土石方约9万立方米,进场道路挡土墙支立及砼浇筑完成50%、装车区边坡支护完成30%;完成.44亩项目土地收回及青苗补偿工作。屯昌县中建农场大月岭矿区东矿段建筑用花岗岩矿已完成项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启动环评报告和项目初步设计招标(已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力争年12月底前办理项目开工建设手续启动建设,年实现投产。
此外,海垦自然资源公司正按照海垦集团《关于明确光伏合作项目牵头主体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统筹光伏合作项目建设。目前该公司已结合垦区光伏资源布局,与国内13家电力头部企业进行项目合作洽谈,并策划了海垦草畜、海垦猪业牧光互补,牛岭农场公司、八一总场公司农光互补,龙江农场公司渔光互补等光伏项目。
产业辐射带动
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
走进位于东方市大田镇广坝农场公司农业产业基地的亩海南粉蕉基地,一排排粉蕉树长势喜人,几名工人顶着烈日穿梭在地里,浇灌有机肥、除草。这亩粉蕉,预计明年3月份采摘上市。
“此前我们将土地承包给职工经营,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东一块种甘蔗,西一块种芒果,产业无法形成规模,同时带来土地资源浪费、生产成本提高、土地纠纷多、新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广坝农场公司总经理助理、经营管理部部长吴育勤介绍,年,该公司在海垦自然资源公司主导下,将职工经营的散田碎地统一收回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广坝农场公司亩国家绿色农业先行先试芒果试验基地芒果挂满枝头。夏贞吉摄
记者了解到,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同时,两家公司还实行“三合一”模式,因地制宜谋划产业,积极导入符合耕地用途的产业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助力垦区振兴、乡村振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后,广坝农场公司在土地上导入特色水稻(山兰稻)育制种、雪茄烟叶、玉米、南瓜等特色高效种植产业。
产业入驻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辖区职工群众就业增收。
“现在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在广坝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务工的华侨四队职工江潮勇介绍,此前他承包几亩地种植,但收入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顾家里。
工人在东方广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内采摘。袁琛摄
“目前公司农业生产基地每日可带动周边百余名职工群众就业,高峰期可达到余名。”吴育勤表示,该公司通过产业辐射带动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为实现垦区振兴、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广坝农场公司通过导入产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在垦区不是孤例。近年来,海垦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实现职工增收、垦区变美、企业增效的目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为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自贸港建设积极奉献“垦力量”。
未来,海垦集团将结合相关政策,对垦区试点区域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利用,破解农垦土地经营碎片化、土地利用率低、土地增值收益难以显化等难题,积极推进城乡及垦区一体化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合理挖掘地上、地下资源潜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自然资源保护及乡村环境治理,强化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等手段,努力实现“成为自贸港自然资源开发运营及环境治理主力,成为海南省领先的区域综合运营商”的战略目标。
年3月8日海南农垦自然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成立。
年7月18日海垦首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海垦广坝农场公司华侨四队耕地开垦项目)开工。
年11月29日海垦首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验收合格。
年9月25日在文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路农场公司垦地融合协作下,东路农场公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拉开序幕。
年12月4日海垦自然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下属企业通过“招拍挂”,获取三亚市崖州区“红岩队-抱古村”矿区建筑用石料矿采矿权。
年3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垦区土地综合整治的通知》。
年11月30日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省农垦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办法》。
年12月10日海垦自然资源公司下属企业竞得屯昌县中建农场大月岭矿区东矿段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