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饭桌上的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用公筷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今天在丁香医生上看到了一篇讲“使用公筷”的文章,这篇文章不是一味地教育和警告大家使用公筷,而是很客观地分析了使用公筷的意义,我觉得很好,在这里梳理分享给大家。

01

“分餐制”和“共餐制”在我们国家的文化背景

文章提到,虽然我们现在生活中是根深蒂固的共餐文化,但其实从先秦开始一直到宋朝,古代人都是实行的分餐制,从大量古代绘画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宴饮时的场景,每人面前配置一套餐具套组,大家各吃各的。

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进,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家居文化,一些新式家具比如桌椅的出现,就冲击到了分餐文化,大家围坐在大的圆桌上就餐,一人一案的方式慢慢被放弃,这就是共餐的开始。到了元朝,分餐彻底偃旗息鼓,转变成今日的共餐文化。

02

现代餐桌文化”情感“和”健康“如何权衡?

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投射在共餐习惯上的情感交际,是社交场合中拉近彼此关系的重要手段。在饭局上主动提议使用公筷在大多数人看来仍然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这意味着刻意疏远和他人之间的距离,甚至可能被对方认为是一种:你什么意思,怀疑我有病对不对!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中国人的健康卫生意识也在日益增强。早些年的SARS传染病事件,媒体报道的共餐导致幽门螺杆菌、肝炎等事件,现在仍然没有过去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公共卫生事件配上专家的科普,甚至自媒体的耸人听闻,颇令部分特别讲卫生的人群感到压力山大,甚至只要面临聚餐应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文化和卫生的两难究竟怎么破?

03

不要过分诋毁共餐制,正确看待疾病传播

共餐制有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但这个风险到底有多大?首先要搞清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传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空气传播、经水和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等等。

我们分析下这些传播途径哪些和共餐有因果联系。

1、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只要是在一个空间内呼吸,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用或不用公筷,感染的概率都是一样的。SARS就是典型的空气传播性传染病,说预防SARS用公筷,从逻辑上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

2、水和食物传播

很多疾病都介由这个渠道,譬如霍乱、沙门氏菌病、肉*杆菌中*、诺如病*或轮状病*引发的腹泻等等。

这类疾病的根本问题在于水源和食源本身遭受病原体污染,只要你聚餐时吃过那道被污染的菜,无论是共餐还是分餐你都会中枪。

3、接触传播

不用公筷公勺的聚餐属于这一分类中的间接接触传播。但实际上,共餐时达成传播得满足这个条件:需要易感者接触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怎么理解?

譬如你的朋友得了霍乱或者痢疾,他需要吃到一半跑进厕所解手(粪便)或者呕吐(呕吐物);然后便后不洗手或者在呕吐物粘在手上的情况下拿脏手在筷子夹菜的一头擦拭几下,再为你夹菜,你马上吃下去,才有可能中枪……这个在社交场合里很难发生吧。

另外,任何疾病的传播还有一个病原剂量的问题,不是说有病原就必感染。

所以和这位有传染病的朋友共餐,还得他在筷子头或勺子上使劲涂抹分泌物然后立马拿给你用,才有可能中招。与其说共餐容易感染,不如说不正确的洗手造成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感染者大便后(或接触了感染者排泄物的人)不正确洗手再接触食品或其它物品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

04

共餐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吗?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至今还不明确。

可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很明确,是孩子和老人。对于成年人而言,因为自身抵抗力好,大多可以和幽门螺杆菌和平共处。而对于抵抗力弱的孩子和老人,致病可能性更高。

有研究表明,我国10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会达到40%~60%。孩子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从而生长发育落后,甚至患有胃部慢性疾病。

因此成人和幼儿一起吃饭的时候,或者幼儿聚餐的场所譬如幼儿园,应该配备公筷公勺,或者分餐。

05

用公筷是对别人的尊重

除上面说到的疾病,经常出现在坊间传闻中的以血液和性为传播途径的疾病,譬如乙肝或艾滋病等,就根本无需赘言了,一句话:共餐不会传播这类疾病。

对于普通成年人而言,饭局上用公筷公勺,不是出于别人把病传给你的恐惧;而是你自己如果有病,不要传给他人,尤其对方隔三差五要和你一起吃饭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主动使用公筷公勺是对饭局上其他人的体谅与尊重:

别人带着婴儿和儿童来赴宴时,你要考虑到幼儿是风险较高的易感群体;

别人是健康成年人你也要考虑到有些人特别爱干净的心理。

自己带着为他人着想的心态,看到他人选择用公筷的时候,也不会感觉被人嫌弃或怀疑,而是能体会到他人的善意。虽然公筷公勺让吃饭变得稍稍有些麻烦,但这点麻烦能换来在座所有人的安心,何乐而不为呢?

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

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现代肛肠外科,是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单位,湖南省肛肠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肛肠疾病诊疗中心,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主席单位。

科室成员结构合理,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6人,开放病床58张,科室年门诊量近2万余人次,年完成各类手术余台次,其中消化道肿瘤手术余台次,微创手术率达90%以上。

科室医疗设备齐全,有我省最先进的肛肠疾病诊治中心。在学科顾问*忠诚教授及科主任肖志刚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在结直肠肿瘤规范化诊治、中晚期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参与我国在该领域诊疗规范的编写和制定;在炎性肠病、慢性便秘等结直肠良性疾病诊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其中慢性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的诊治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中西结合诊治痔、肛瘘、直肠脱垂等肛门良性疾病诊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肖志刚门诊:每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结直肠肛门外科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

科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