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其中指出,生态保护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量大面广,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一些企业也通过成立专业的公司、机构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核地矿科技所属中核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就是中核集团践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主力军之一。
中核大地于年底成立,经过多年锤炼,该公司已打造成资质齐全、业绩丰富的专业化企业,拥有一支业务精干、技术精良的专业化团队。通过数年耕耘,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
中核大地公司于年2月17日首次取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施工四项甲级资质,开始治理工作。多年来,公司以地质灾害治理四甲资质优势为主导,深耕矿山退役与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承担了北京南口采石场、青海木里、湖北黄石、江苏宜兴白云山、江苏句容乌鸦山、江苏徐州千古山及云南滇池等地一大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极力发挥央企担当,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促进了央地合作,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上做出了贡献。
为昆明滇池换新颜
昆明滇池项目修复前后
滇池东岸是昆明市主要砂石料供应基地之一,由于长期开采和爆破,矿区内存在不稳定边坡、潜在的滑坡和泥石流等诸多地质灾害点,还因矿山过度开采形成大量水土流失问题。从年开始,昆明市经开区采取超常措施,对辖区内所有矿山予以坚决关停。
矿山关停后,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改善片区综合环境,中核大地承接了滇池东岸关停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于年7月1日开工,年12月1日竣工,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建则建”的治理原则,共治理地质灾害隐患余处,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场所。
废石场显山露水变公园
湖北黄石铁山一还地桥矿山项目修复前后
为了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强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年3月16日,中核大地启动了对湖北黄石铁山一还地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二期)5号地块的生态治理工作。该项目是全国最大的矿山治理单体项目。
在治理过程中,中核大地变废为宝,把废石堆改造成公园。一方面通过削峰填谷,对数十米的地势落差进行平整,另一方面,因形就势,挖掘出两个人工景观湖。为了能在废石堆上植绿,也为了能够保证湖水不从石缝中流失,中核大地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覆土种植进行生态修复,把昔日废弃矿山的排放场、废渣堆,改造成为绿水青山。目前该项目已竣工,正等待验收。
如今,整个公园绿草茵茵、纵横有致,并以多形式的生态治理功能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最大程度地惠及群众,充分体现出了“显山、露水、透绿”的自然生态城市景观。清风徐来,时常有野生水鸟湖边驻足停留,见证着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的完美蜕变。
为京北废矿山换上绿衣
北京南口采石场项目修复前后
北京南口采石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紧邻西北重要通道八达岭高速,曾为北京市和国家建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但由于长期开采,导致矿山山体“疤痕累累”,且南口采石场位于冬奥会、世界园艺博览会通道沿线明显位置。应北京市委、市政府需求,中核大地承接了该处裸露山体的生态修复工作。
该项目是北京修复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脆弱、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灾种最多、施工安全风险最高、修复技术最复杂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也是建设周期最紧张的项目。从年1月17日开工到同年5月23日竣工,中核大地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其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只用了短短68天,最终完成复绿工作,为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生态“伤疤”穿上了绿衣,实现了南口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景观质量双提升以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四丰收。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开幕献上了一份生态厚礼,也为北京举办一场高水平的冬奥会打下坚实基础。
清水下山修复生态
北京怀柔原二水泥灰石矿项目修复前后
为助力北京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工作,中核大地怀柔区怀北镇原二水泥石灰石矿生态修复项目采用基础清理、挂网锚固、团粒喷播、椰丝毯铺设等步骤,对废旧矿山进行修复,生态修复面积约2.19公顷。
该项目于年11月16日开工,年5月30日竣工。如今,该处矿山岩体已被植被覆盖,岩面上长出了地锦、紫穗槐等植被,生长情况良好。修复坡面的用水来自于蓄水池收集的雨水,需要时,只要启动喷灌系统电源开关,就能对岩面植物进行浇水,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进行生态修复。该项目让清水下山,守住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把“伤疤”变成绿地样本
浙江张渚项目人工景观湖建成后航拍
江苏张渚白云山地区,因上世纪90年代的无序采矿行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年底,中核大地承接张渚镇白云山宕口地质环境修复性治理项目后,充分利用削坡减荷、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等修复工程新产生的土石料及原地遗留的土石料,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残余土石料开采、矿山景观构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产业建设等相协调统一,通过削坡减荷、石方回填、平整复垦、挂网客土喷播、普通喷播、鱼鳞坑绿化、穴植苗木等方法全面绿化山体,形成与周边景色协调的自然风光。
同时,中核大地将余亩工矿用地修复为耕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为当地获取耕地指标拓宽了建设用地空间,实现了改善生态环境、残余土石料再利用、发展空间拓展等综合效益,且将景观营造、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融入矿山恢复治理中,真正做到“矿地融合”。今年6月,项目圆满竣工。
“怀安项目”打造绿色共同体
怀安项目
年10月13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和废弃矿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该县域内多处废弃矿山图斑点和48座尾矿库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由中核大地牵头与地方企业成立的项目公司负责。
该项目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综合治理的典范之作,充分彰显了中核大地作为央企的使命担当,是中核集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精神的具体体现,也为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参考。该项目将是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示范。
今后,中核大地还将继续扎实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践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厚植央企“勇担当、敢担当”情怀,充分审视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助力首都绿色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肩挑助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之责,力扛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之任,笃志前行,行稳致远。
原标题:《还大地绿色容颜!中核大地践行生态保护修复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