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黄河淤沙充填、挖深垫浅、水利改造、农田生态系统及配套工程建设,最后达到治理标准,累计完成塌陷地综合治,理.16亩提前一年完成了‘双80’目标。”山能临矿邱集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武善元介绍。
山能临矿邱集煤矿坐落在德州市齐河县的黄河北岸,开采煤炭的同时也形成了多亩采煤塌陷地,给矿区生态环境和当地农民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把闲置和撂荒的采煤塌陷地恢复成可以耕种的良田,再交还给农民是煤矿人的心愿,也是国有企业的社会担当。
邱集煤矿利用采煤沉陷地靠近引黄干渠的“地利”优势,秉持“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实施“引黄输沙淤填治理”工艺,对已经稳沉的采煤塌陷地进行治理,逐步探索形成了黄河淤沙充填、挖深垫浅、水利改造+生态利用的“3+1”塌陷地综合治理利用模式。
据了解,引黄淤沙治理过程分为“修筑道路和沟渠、方田划分和耕植土剥离、黄河泥沙淤填、表土覆填整平”四个阶段。该工艺不仅实现了采煤塌陷地的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而且有效解决了引黄干渠清淤难题,实现了“治塌亦治淤”的生态效果。截至目前,邱集煤矿累计完成塌陷地综合治理.16亩,提前一年完成了省政府对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要求的“双80”目标。
“对于没有完全稳沉的及轻微塌陷的采煤塌陷地这两种情形,土地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恢复治理工艺比较简单、容易实施,我们采用挖深垫浅和水利改造进行治理。”邱集煤矿农事协调办主任鹿佰勇说。截至去年年底,邱集煤矿采用“引黄输沙淤填”工艺治理采煤塌陷地亩;采用挖深垫浅、水利改造方式治理采煤塌陷地.51亩。
邱集煤矿还因地制宜推进多元化综合治理,打造了养殖基地、粮食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等,使当地居民充分享受采煤塌陷地治理带来的“生态红利”。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起“田园农旅休闲康养基地+标准化生态循环种植养殖园地+农企多业态融合一体化经营”运营模式,周边农户种植治理后的农田近一万余亩,预计年直接收益万元。
目前,邱集煤矿生态园治理利用.65亩,生态园观赏鱼养殖基地成为黄河北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年产值可达到40万元。同时,建有蔬菜采摘大棚5座,种植各类树木棵、玫瑰棵,养殖鱼苗斤,种植莲藕斤;应季经济作物及瓜果蔬菜也大量种植,形成了水中有鱼、岸边有树、适宜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左丰岐通讯员张璞王灿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