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块绿宝石落在武汉南昔日废弃矿山变景
TUhjnbcbe - 2025/4/6 17:01:00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长江网讯(见习记者王玮琦)翡翠落入山间,群鸟在半空吟唱,遥看远处瀑布落下,美景尽收眼底,谁曾想这里以前竟是千疮百孔的泥石场?


  “快看!这里有一块绿宝石,漂亮、壮观。”12月29日,武汉生态志愿观察活动——“观土”活动开启,武汉生态环境首席观察员、武汉智汇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郑川带领志愿者们实地考察江夏区灵山矿区旧址,重走工矿废弃地,现场观看土壤采样,了解山体修复治理,学习土壤复垦知识,感受废弃矿山复垦、美丽村湾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之路。


  从灰蒙蒙到绿油油的飞跃转变


  “灵山矿区建于年,曾是武汉水泥厂的矿石主要供应区,经过数十年粗放式露天开采,山体千疮百孔,乱石遍野,破坏严重,毁损面积达千余亩,还出现了一个深达50米、面积50余亩大小的巨型矿坑。”郑川介绍。


  年4月,江夏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乌龙泉灵山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治理面积91.4公顷。项目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采用山体修复、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三合一”措施,待矿山安全隐患治理、全面复绿完成后,依托山林景观再造,发展生态绿色产业,打造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


  灵山俯瞰图。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陈文摄


  灵山矿区旧址通过外运土壤,重启耕地。“耕地上种植了一季黄豆,具有改良土壤的功能,待黄豆成熟后,使用旋耕机翻到土地里当肥料,然后再种植上油菜花海,以及十月光辉、乌桕等树种,就能打造‘层林尽染’的景点。”郑川介绍说。


  除进行常规的山体修坡整形等工作外,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打造,还采用土壤喷播工艺,引进改良客土,为石头山重新“穿上一层土衣裳”。郑川说:“这些专门用于修复山体的外来土壤,通过公开招标购买,经过专业检测机构的严格检测,污染物、肥力等各项指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方能铺到山体上。”


  “采样完成后要还原土壤”


  当走到观景平台,郑川带领工作人员现场做采样示范,并给志愿者们做土壤知识科普。


  “尽量不要破坏草皮。”现场工作人员小心取样,首先首先经过测量确定采样点坐标,然后以该采样点为中心的一定区域范围作为采样区域,在该区域内采集多个相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进行混合,制成混合样。


  工作人员在现场做采样示范。长江网记者高宝燕摄


  “可以挖出金矿和钻石吗?”志愿者刘先生问后,引来现场笑声不断。


  郑川介绍,根据检测指标不同,土壤样品分为重金属样品、有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和挥发性有机样品三种。重金属样品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可以采集混合样,挥发性有机样品不能采集混合样。在采样过程中,工作人员用采样铲剖开土壤表层,戴手套取1至20公分土壤,拍照后对样品的性状进行详细记录,若土壤不同需更换手套,避免污染,然后用XRF设备对土柱相应位置进行快速检测,采样完成后还要还原土壤。


  工作人员正在把土装进采样瓶。长江网记者高宝燕摄


  “治理修复前,周边环境十分恶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连树叶、草上都是灰蒙蒙的,土质不好,不能种庄稼,我们经济条件也比较困难。”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翻土,谈起灵山矿区旧景,感慨不已。


  “修复治理本就不易,我们守好‘绿水青山’,保护环境才是根本。”志愿者马女士说。


  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土壤检测数据。长江网记者高宝燕摄


  “灵山矿区修复项目是我市首个修复后实现新增耕地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也是首次运用社会化市场机制,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项目,采用山体修复、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三合一’措施,不仅将山体复绿,更使其恢复成为耕地、林地变为生态景区。”江夏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矿区旧址已形成四季生态景观


  灵山矿区旧址东起天子山大道,南临乌勤路,西倚纸贺线,北至西家湖港,旅游区规划红线面积达6平方公里。


  以矿山花园为形,以江夏文化为魂,以江夏风土为核。目前,乌龙泉灵山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已完成一期亩范围治理,共恢复耕地亩、林地亩,新增水域60余亩,种植花卉余平方米、乔木余株,已经形成了“春赏花、夏看荷、秋观叶、冬咏梅”的四季生态景观效果。


  灵山绿意弥漫。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陈文摄


  据悉,年3月,该矿区将蝶变为生态景区后开始试营业。未来,这里还将整合6平方公里范围内将军山矿区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以工业矿坑和农林景观为主题特色,集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文化展示、农业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和山水田园综合体。


  郑川指着山上一排排白点告诉大家:“这里是把水泥桩用钢筋打进山体20米,主动防护,保证山体不坍塌,留住半边山,让山里的矿物质释放出来。”


  “哇,那这可是‘露天地质博物馆’,未来可以开发‘灵山矿泉水’,毕竟这里矿山文化极具特色。”志愿者刘先生说。


  灵山俯瞰图。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马丽霞摄


  志愿者陈先生说:“上次‘观山’活动在黄龙山,同为矿山修复,但这次的灵山的修复更让人震撼:规模、难度更大,耗资更高!但矿山修复,对周边居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不仅可以推动周边经济发展,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该地村民生活品质。”


  “十四五”开局之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开发农村民俗民居、农事体验、自驾露营、文化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将旅游区周边纸坊街9个村湾、乌龙泉街3个村湾,有条件进行村湾集并,按照‘一村一品、一湾一业、一湾一念’的思路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江夏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招募


  接下来,还会进行观林、观湖、观田。如果想亲自体验更多内容,请扫描报名成为“武汉生态环境志愿观察员”吧。


  观察活动时间:


  年9月16日至年5月25日


  志愿观察员招募时间:


  年1月1日至1月5日


  招募对象:


  以年满18岁且长期居住武汉居民为主,关心生态环境、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志愿利用休息和业余时间开展观察活动,有经验人士优先选用。


  招募要求:


  热爱环保事业,时刻
  报名方式:


  (一)通过长江网自愿报名。报名者须填报名表(下载报名表:
  (二)报名者将填好的电子表格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邮箱:cjwhj00

.
  (三)长江网、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官方网站对志愿观察员人选予以公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块绿宝石落在武汉南昔日废弃矿山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