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市场盛传屈臣氏将在今年实现两地上市,李嘉诚也在本月初的会上表示,今年内可以完成屈臣氏的两地分拆上市计划,而上市地点可能是新加坡或伦敦。为何李嘉诚突然改变主意?
创新土壤:随着产业互联时代到来,德国的工业4.0实践给我们探索未来生产,提供了一条可视化的路径。它把工厂、机器、生产资料和人通过络技术高度联结,给工业智能化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未来之光:从制造工厂到智能时代,是产品革新与进化的必然过程。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制造业这座古老的 活火山 ,正在因新技术和新智能的注入而重新喷发出活力和生机。 世界的变化总是令人始料未及。当我们还在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工厂惊叹不已时,大洋彼岸的工业界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优秀的企业用行动告诉我们:第三次工业革命早已结束,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告别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德国率先迎来了工业化的第四个阶段 工业4.0。 最近五年,我每个月都会去一次德国,带领数以千计的中国企业家赴德学习其制造业的精益管理、品质管理等。通过实地参访德国的制造工厂,我发现,工业4.0已在德国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并以其全新的理念,向全球工业提出了挑战:如果将物联及服务引入制造业,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沉淀了百年底蕴的德国制造,正在以智能化的节奏一步步散发出未来 智能工厂 :会说话的标签 自从2013年汉诺威工业展上,德国向世人第一次演示了智能工厂的模拟生产过程之后, 德国工业4.0 就成了全球学术界、产业界和经济界的热议话题。各界人士对此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工业4.0的重点是创造智能产品、程序和过程。 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智能工厂利用物联和设备监控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还能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预,及时准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它通过绿色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合理编排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构建出一个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在智能工厂制造出的产品,它们 懂得 自己如何被生产出来,又将被送去哪里。这就意味着,在智能工厂庞大的信息系统中,产销信息能够快速沟通整合。不仅如此,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线以及各种相关管理系统之间,还能进行 对话 与 交流 。 然而,如此高科技、高智商、高装备的智能工厂,是否只能运用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汽车工业领域?当然不是。在智能工厂的构建上,博世公司的洪堡物流中心显得极具代表性。 走进洪堡物流中心,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一箱箱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堆成了 高楼 ,绿灯亮起时,楼梯口 吐 出一盒零件,随着传输带抵达终端;工人在终端将这盒零件摆上行李架。在那里,它将同更多的零件一起被运送到装配工厂的 公交站 ,然后卸入 超市 ,等待装配 洪堡物流中心生产线上的所有零件,都有一个独特的射频识别码,能同沿途的关卡自动 对话 ,从而提高整个生产效率。 在这里,我们看到,工人每拿出一盒零件,就把记录着产品信息的 看板条 夹到一个长方形塑料夹里。这个夹子被粘贴在盒子上,夹子底部有一块射频识别码 这盒零件的身份证。每经过一个生产环节,读卡器就会自动读出相关信息,然后反馈到控制中心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当运货卡车载着这盒零件驶出物流中心时,5000米以外的装配工厂即能获得动态信息。装配工人把它端上生产线前,物流中心和供应商就能根据收到的实时数据,做出是否 补货 的决定。 在洪堡物流中心,我们参观的那条生产线主要用于装配柴油发动机的喷油器。喷油器外体和内部的顶杆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两个零部件样品上各印着一个二维码,是供应商出厂时提供的。洪堡物流中心负责工业4.0战略的经理安德里亚斯 穆勒解释说, 这样做是为了加快可视化管理。给单个产品贴标签时,使用二维码比射频码更方便;而给每一盒零部件贴标签时,则会使用射频识别码。 对于各种智能标签的区别,穆勒向我们进行了详细解释, 给产品贴智能标签有几种方式 条形码、二维码、射频码和传感器。条形码和二维码必须进行近距离扫描,容易受化学品腐蚀,而射频码可以穿透各种介质快速读取。 尽管当初洪堡物流中心引入射频码系统时花费了几十万欧元,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投入相当值得。新系统投入使用后,工厂库存减少了30%,生产效率提高了10%,由此节约的资金可达几千万欧元。
淘金特约
■新快报 部落
李剑飞要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强镇发展的最终目标。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效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帮助更多农民就近就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安居工程建设,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增强集镇的集聚能力。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深入实施“一村一品”行动,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大力营造“三强五争先”的浓厚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策保障、督查考核,创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环境,力推中心镇、经济强镇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