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不通、便秘,最容易让人烦躁不安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便秘的经历
有时忍忍就过去了
但长期慢性便秘并不是小事
10个老人中有2个便秘针对社区人群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也就是说,10个老年人中有2个便秘。
如何判断是否便秘呢?如果排便经常感到费力、有不尽感、便便为干球状或硬,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那就要引起注意了。研究显示,45%的便秘患者症状持续>5年,需要长期治疗。
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
便秘引起一身病1、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日本一项对7万多人长达2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慢性便秘者的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风险均显著增加。
对于老年人来说,慢性便秘是最危险的一件事,老人排便时太过用力,容易引发心梗、中风,跌倒在厕所里没人发现,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2、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慢性便秘者的结肠癌和良性结肠息肉风险均显著增加。便秘者肠传输时间延长,增加了粪便中致癌物质(如胆汁酸)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因此增加结直肠肿瘤风险。
3、肠道疾病风险增高
便秘和肠道疾病息息相关,比如肛裂和排便用力大是有关系的,粪便长期压迫直肠造成溃疡,可能出现便血、腹痛的现象等。
4、诱发精神心理问题
慢性便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会伴随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慢性便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滥用泻药会伤害肠子对付便秘,很多人习惯去药店买点泻药,见效速度特别快,但是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我们平时用的泻药大多属于刺激性通便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动力,刺激肠道分泌,然而长期滥用刺激性泻药,会养成依赖性,久而久之对肠胃产生伤害。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
导致便秘的原因也不一样
乱用泻药,不如找出便秘的原因
节食,让你拉不出来节食减肥的朋友常常发生这种情况。一旦食物量低到一定程度,不仅引起胃里的饥饿感,还让肠道瘪瘪,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来刺激肠道蠕动,自然就会失去正常的排泄功能。长期节食很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恢复起来难度很大。
解决方案是增加食量到七成饱,体积一定要够,比如蔬菜等富含纤维的填充物要多吃。
多食粗粮,才能放心便图
giphy
大肠主要是靠纤维吸水来填充体积的。如果纤维太少,大肠蠕动就严重不足,不仅排便速度慢,而且大大增加肠癌的危险。
解决方案是把一半白米饭白馒头换成粗粮、豆粥和薯类等,燕麦、红薯和红豆特别值得推荐。
多喝水,防干燥人体出汗时,水分损失较大。如果饮水不足,就可能造成大便干燥。
解决方案是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木耳、银耳、海带、燕麦麸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通常在这方面有所帮助。
休息不足,也不行睡眠不足,过度操劳,情绪焦躁等,交感神经长期兴奋,抑制了胃肠道的蠕动,也容易引起便秘。同时还会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干,身体发热等症状。
心情不好,便秘也会出现
coub
解决方案是早点睡觉,规律起居时间,经常做深呼吸和身体放松,增加休闲活动,并做瑜伽之类的运动来改善情绪,必要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吃些药。
体能太差,无力气很多人并非没有便意,但总觉得肠道没力气而出不来。这种类型的人多半身体很软,肌肉很少,消化吸收能力弱,内脏功能低下,肠道蠕动能力不足。
解决方案是加强营养和增加运动。适量的运动能极大地改善体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肠道的蠕动能力。同时吃改善消化吸收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内脏肌肉得到恢复,排泄自然会顺畅起来。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绝对不可忽视:
药物不良反应:许多药物有影响肠道功能的副作用,停药之后可以逐渐恢复。
便秘久治不愈的人,最好先去检查,排除病变之后,再思考原因。之后考虑调整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不要被所谓的偏方所误,更不要乱用泻药。
找到原因,要比解决症状重要得多
健康生活,平衡营养
充足休息,规律起居
才就是防病除病的最好方法
来源:健康时报、果壳网、网络综合,向原创致敬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