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排便费力(≥25%);
二是排便为块状或硬便(≥25%);
三是有排便不尽感(≥25%);
四是肛门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25%);
五是需要用手法(如手指辅助、盆底支撑排便)以促进排便(≥25%);
六是自发性排便少于每周3次。
太糖张永红副主任医师指出,糖尿病患者便秘,需要先评估再处理。糖尿病患者便秘,并不是马上就要用药处理,而是应该先进行临床评估,了解便秘的原因、严重程度与危险因素合并情况。功能性便秘、器质性疾病相关性便秘、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
糖尿病患者便秘怎样改善呢?张永红主任指出:最关键的是要控制好血糖,并应用治疗神经病变的药物。二是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如多饮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增加活动量、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三是如果经上述处理仍无效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予药物或特殊治疗。如何合理地调整生活方式呢?医院护理部李建平主任支出了四招——
01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克。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咀嚼功能减退;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常口感较差,难以下咽,可以通过细切、粉碎、调味等烹调工艺制作成细软可口的食物。
02多饮水。这点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因为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即便体内缺水也不一定会感到口渴。所以应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以~ml为宜,每次50~ml,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
03适当增加活动量。活动量减少增加便秘的风险,尤其常见于衰弱和久病卧床的老年患者。缺乏运动时,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过多的水分被吸收,导致大便干结,诱发和加重便秘。运动减少导致腹肌萎缩、肌力降低,屏气乏力,也不利于排便。快走、慢跑、腹式呼吸、腹部自我按摩,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
04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制定按时排便表,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每天定时排便。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注意不要带手机、书籍等进厕所,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