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治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中医贴脐疗法15便秘
TUhjnbcbe - 2020/6/5 21:13:00

便秘。俗称大便秘结,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有便意而大便困难的一重病证。其一般症状,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经常3~5天,甚至6~7天大便一次。长期便秘者,可伴有痔疮便血,肛门燥裂,或兼见腹胀、嗳气、头晕、心悸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嗜食辛辣厚味,肠胃燥热,或因热病伤津,忧虑过度,久坐少动等,以致气滞不行,气血不足,伤津耗液,使肠道津液和阴液虚亏,腑气传导失职所致。

1、填脐法:

寒性便秘。大便秘结,腹中冷痛,四肢欠温,小便清长,喜热畏寒,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附子、丁香各15克;制川乌、白芷、牙皂各9克;胡椒3克;麝香0.3克。

上药共研为末,与麝香混合研为细粉备用。

取药粉10~15克同大蒜适量共捣如泥,再加麝香少许填入脐中,胶布贴之。每天换药1次,便通停药。

2、敷脐法:

热性便秘。大便干结,脐腹胀痛,舌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苔*腻,脉滑数。

大*30克;皂角、黑丑、朴硝各15克。

上药混合共研细末,储存备用。

取药末10~15克,加水适量调制成膏,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贴紧。每天换药1次,便通为止。

3、贴脐法:

血虚津少,大便燥结,心悸,头晕目眩,舌淡,脉细涩。

当归30克;大*15克;芒硝、甘草各10克。

上药共研细末,加水适量熬成稠膏。

取药适量敷于脐上,用腊纸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12~24小时大便即通。

4、贴脐法:

各种大便秘结,凡寒热性便秘、气滞气虚性便秘均可。

大戟5克,大枣(去核)5~10个。

将大戟研末,与枣肉共捣如膏。

取药膏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用药12~24小时即可通便。

推荐阅读:

感冒咳嗽哮喘中暑厥证痫症吐血胃痛呕吐呃逆泄泻痢疾霍乱腹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贴脐疗法15便秘